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知道怎樣發問更重要

知道怎樣發問更重要

很多年輕朋友怕自己知識少,見識少,被其他人恥笑。的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知識與見識比我們多的人,我們不管怎麼努力要做到在知識與見識上比其他誰都強是 很難的,但是如果我們會去提問,那麼我們就會知道,其他人的知識與見識可以用很巧妙的方法為我們所知,為我們所用,在這個意義上,知道答案的關鍵在於會提 問,提問比答案來得重要。這裏我給一些年輕朋友提供一些提問的基本技巧,供大家與其他人互動的時候參考。

1. ——從小處開始問起。我們從小的地方尋找切入點,留意一個範圍一個事件中的小的特別處,或者一個小地方的問題,便於讓大家說,也有話說,實際上很多大事情往往在小的地方才有遺漏點,才讓我們的說話有由頭,幾個小地方的問題連起來就是一整個大問題了。

2. ——重視事實。有些年輕朋友樂於向別人發表自己的主觀見解,尤其在沒有對於事實有很多瞭解的情況下,因此在此之前,多花時間去瞭解來龍去脈,比直接發表意 見更好,而且最好能從不同的角度瞭解對一件事情的事實資訊,避免偏聽偏信,在充分掌握事實的基礎上再謹慎發表評論。

3. ——請教含義解讀。一個事實也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讀,不同經驗的人完全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與判斷,所以我們有了對事實的初步掌握,也要教別人怎麼看,或者把我們的看法讓別人指正,這都是有禮而有幫助的做法。

4. ——使用開放而不是是非的問法。不要問人家是不是、對不對、會不會,而是問別人是什麼、怎麼樣,帶來別人更多的故事性與細節性的表述。

5. ——使用間接的問法。做些前期研究,先瞭解一件事情可能的邏輯要素有哪些,然後圍繞這些要素提問題,比如你不要直接問別人支持不支持我,而是把我關心的一些主要事情列出來,看他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與我是否一致。

6. ——從關聯處尋找缺口。研究我們的訪問物件關心的問題點,因此當我們一開始就提到對方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關心的政策的時候,更能讓他積極表達出相信的資訊。

7. ——使用追問策略。在其他人對我們的回話中可找到四個追問點——追問他引用的某個概念的定義或者意思;追問他說的某個判斷的理由;追問他說的某個現象的例證;追問他說的幾個不同事情之間的聯繫。人們會覺得自己有道義責任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

8. ——最有力的提問。微笑溫和並平視著問話的物件,傾聽答案的時候繼續如此保持姿態,我們可以用眼神與表情表現出讚賞、困惑和追究,當我們的全部肢體語言都參與我們的提問的時候,會表現得非常生動而且有力,帶領人們與我們一起互動。

9. ——經常鍛煉。提問的時候不能自卑、不能高傲、不能結巴、不能過度表述意見,怎麼能做到呢?需要經常提問,並且在提問的實踐中不斷反思與總結,也讓自己的朋友與周圍的人甚至訪問物件來幫助自己提出注意的方面,改善自己的提問風格,熟能生巧,每個人都能做到。

 資料來源: 袁嶽   [2010-01-2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